我巴黎残奥会 | 专访中国坐式排球队:坚持与梦想的力量
从陌生到熟悉到深爱,胡慧子的转变是团队中许多运动员共同经历的缩影。王亚男在08年车祸后选择加入坐式排球队,从一名舞者转变为排球运动员,她用15年的时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热爱与坚持。
跨越伤病与年龄的挑战:诠释女排精神
在残奥会的赛场上,中国坐式排球队不仅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强手挑战,还必须克服自身伤病与年龄增长的困扰,然而,她们从未放弃过对梦想的追求,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和对胜利的渴望。对于这支队伍而言,“女排精神”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她们的行动指南。
吕红琴毫不避讳地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曾在比赛中半月板撕裂,那段时间的心情非常沉重。但幸运的是,经过积极的康复和治疗,我最终重返赛场。伤病虽然残酷,但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上场的机会。”这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中国坐式排球队能够不断取得佳绩的关键所在。
队长许艺潇坦言,“女排精神灌输给我们的是祖国至上、顽强拼搏、团结互助和永不放弃。对于我们来说,国家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舞台,让我们能够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和骄傲。”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将女排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训练和比赛中去,为国争光是她们共同的心愿。
团队精神与默契积累:铸就冠军之路
在中国坐式排球队中,团队精神是她们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是老队员还是新队员,都在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赛场上携手并进。老队员以身作则,用刻苦奋力的精神激励着小队员;而小队员的坚持与努力,也反过来激励着老队员。这种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是中国坐式排球队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作为队伍中的老将,吕红琴深知团队精神和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在谈及团队精神和面对挑战的态度时,吕红琴强调:“作为老队员,我们有责任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小队员。虽然体力上可能不如年轻时,但在训练场上,我们与年轻队员一视同仁,共同面对每一个挑战。”
“我们每天在一起训练、打配合,这种默契是日积月累积累起来的。”李婷提到,队员们每天训练时长超过6个小时,正是这样的高强度训练让她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和默契。在赛场上,这种默契成为了她们战胜对手的重要法宝。
除了训练场上的汗水与拼搏外,队员们在生活中也有着许多温馨和有趣的瞬间。“我们有时会一起去游泳放松,一起打闹,还会相互化妆,讨论美食。虽然训练很辛苦,但大家在一起就很开心。”章旭飞分享道。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队伍更加团结,也为她们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传承与超越:中国坐式排球的未来和希望
随着年轻队员的成长与崛起,中国坐式排球队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看到年轻队员的进步与成长,老队员们感到非常开心和欣慰,因为只有年轻队员的不断涌现和成长,队伍才能持续发展壮大。
同时,老队员们也期待着在本届残奥会继续为国争光、再创辉煌。对于即将退役的吕红琴来说,如果能够再次夺得金牌并完美退役,那将是对她们职业生涯的最好肯定。“如果再能拿到金牌,对我来说将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同时,吕红琴也对年轻队员寄予厚望:“看到她们的进步和成长,我非常开心。她们是中国坐式排球的未来和希望。”
“00后”胡慧子今年第二次参加残奥会,她同样感慨万分:“上届2020年的东京残奥会,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从最初的不被看好,到如今的成绩,每一步都充满了汗水与努力。”她特别提到了老队员的榜样作用:“姐姐们平时真的非常照顾我,她们那种刻苦奋斗、奋力争先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中国坐式排球队的故事是一段关于坚韧、拼搏与荣耀的传奇。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体育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为国争光。在本届巴黎残奥会上,我们期待着这支队伍能够继续书写属于她们的辉煌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