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國國家女子足球隊
現代女足最早在中國露面是在20世紀20-30年代。當時上海出現了第一支女子足球隊。
輝煌時期
編輯
中國女子足球運動的潛能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被發掘出來的。1978年,雲南、陝西、遼寧等地首先開展女子足球運動,隨後迅速擴大到全國各地。1981年,第一次全國女子足球邀請賽在雲南楚雄舉辦。1983年12月15日,中國國家女子足球隊正式成立。中國女足與國外交流始於1983年,與外國強隊的交流中,中國女子隊員的技術水平得到明顯提高。1986年7、8月期間,中國女子足球隊遠征義大利,先後取得第三名和第一名的好成績。同年12月,中國女足以全部比賽不失一球的記錄榮獲第六屆亞洲盃女子足球錦標賽冠軍,實現了衝出亞洲的願望,為紀念這次歷史性的勝利,中國國家體委授予當時的國家女足隊員「我國第一批女子足球運動健將」稱號。
1987年,女子足球被正式列為第六屆全運會的比賽項目。而1980-90年代得益於歐美大部分國家女子足球未崛起緣故,加上女足重要賽事要到90年代才開始,讓中國女足達到1990年代中後期最輝煌的時刻,這一時段湧現出了劉愛玲和孫雯這兩個天才球員。亞特蘭大奧運會上,中國女足與東道主美國隊會師決賽,中國隊在先失一球的情況下,由孫雯半場結束前吊射扳平。下半時開場後中國隊一度占據主動,但美國隊在一次反擊中成功破網。中國隊只拿到銀牌。
球隊在1999年的女足世界盃中勢如破竹的打入決賽,在準決賽中更是以驚人的5-0狂掃前世界盃冠軍挪威女足,中國女足在決賽中遭遇美國女足,兩隊90分鐘打成0-0,在延長賽中范運傑頭球在球門線上被美國隊員擋出錯失絕殺的機會。這個球是否越過了球門線成為了日後媒體關注的焦點,最終中國女足在十二碼對決中惜敗給了美國女足,再次與世界冠軍的頭銜失之交臂。
新老交替
編輯
中國女足在得到1999年的世界盃亞軍後,由於中國女足運動缺乏社會普及,群眾基礎薄弱,出現了明顯的人才斷檔情況,同時女足教練技戰術愈發落後,加上歐美各國的女足運動廣泛開展,實力崛起,中國女足的世界地位下降。2000年雪梨奧運會中中國女足在分組賽中戰平美國女足,輸給了老對手挪威女足,歷史上首次未能在世界大賽中小組出線,2003年和2007年球隊都未能晉身世界盃四強。在2004年8月11日的雅典奧運會女足比賽中,球隊創記錄的0-8慘敗給了歐洲冠軍德國女足。
在亞洲賽場,中國女足一家獨大的統治性局面也已不復存在,傳統勁旅朝鮮女足,後起之秀日本女足和韓國女足水平的提高,水平已經趕上中國女足,特別是日本女足奪得2011年世界盃冠軍,而中國隊從未獲得過世界盃或奧運會冠軍。但是在低谷中的中國女足在亞洲盃上依然有著出色的表現,在2006年亞洲盃賽上重新奪回冠軍頭銜,並且在2年後的2008年亞洲盃賽中也殺入決賽。不過,隨著澳洲入亞及水平提高,戰績也趕上中國女足。只是穆斯林世界對女子參與足球諸多限制,才讓中國女足亞洲排名沒有明顯下滑。
2010年亞洲盃賽中,中國女足於中先後不敵朝鮮和日本,僅以第四名完成賽事,是自1991年中國女足參與世界盃後,首度無緣女足世界盃的比賽。隨後,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足亞洲區資格賽上,中國女足同樣位列第四,首度無緣奧運會[3]。中國足協當年進行女足協賽改革,但效果並不理想。2014年9月26日,2014年仁川亞運會女足1/4決賽,中國女足0-1不敵朝鮮女足,歷史上首次無緣亞運會四強,也創造了參加該項賽事的最差成績。
2015年後,中國女足實力有所恢復,在2015年世界盃和2016年奧運會都進入了8強。2022年2月6日,中國女足在2022年亞洲盃決賽上半場0:2落後的情況下下半場打進3球以3:2逆轉韓國女足,時隔16年再次奪得亞洲盃冠軍[4]。然而中國女足2023年世界盃未能小組出線,2024年奧運會未能取得參賽資格,表明中國女足運動與世界最高水平仍有極大差距[5]。